要是姚安娜毀得了張頌文,國產劇才真沒有希望 -
這可能是返工后熱議最多的一張動圖了。
短發(fā)女警進入一狹窄的建筑,警覺地上下左右探視。
僵直的手臂強行靈活,肢體的擺動帶不轉眼球,機敏不成,反成出圈的“笑柄”。
可能你們都有耳聞,張頌文 繼《狂飆》后(也是拍完沒火前接的一部)上線的劇罪案劇《獵冰》。
女警因為老爹大名被人熟知,華為老總二女兒姚安娜 ,勇闖娛樂圈,原本在去年《去有風的地方》觀眾緣好了一些,因為這一張動圖,遭受了又一波群嘲。
張頌文呢,也成為2024開年冤大頭。
最近本劇導演高群書和著名編劇汪海林還因為差評的事在微博上吵了幾個回合。
老友@錢德勒 連刷10集,這回要掰扯掰扯。
姚安娜,高導是選錯了。但說《獵冰》難看,他有不同意見。
01
《獵冰》是一部緝毒劇。
大毒梟原型是90年代,締造過全球數量最大毒品案的劉招華。
分線展開,一條是警察發(fā)現端倪,一路順藤摸瓜追擊,抓到主角
就劇情線來說,貓鼠游戲緊張感太弱,張頌文那條線生活有余驚現不足。幾條線交織出的仿佛一張針腳稀疏的漏風毛衣。尤其是了解過劉招華本人事跡之后,更覺得可惜。
這部劇的觀感非常糙,荒村、老屋,小餐館野外燒烤。泥地平房,一看就是還沒發(fā)展起來的小城風貌。(太窮了,據導演說只有四千萬投資)
因為發(fā)生年代是30年前,加上毒販流竄的地點又是南方的村莊,糙感莫名讓劇有了一點真實感,就像在看高群書的早期電視?。ā?a target="_blank" href="/tpua/53804.html" title="征服">征服》《命案十三宗》等)。
糙感十足,布景攝影各種幾乎逼近現實,甚至時不時還會穿插幾個路人小販、村民。
演的痕跡越重,越出戲。
張頌文化戲劇為生活的能力,再次讓他把角色演活。
黃宗偉沒有高啟強從小白兔到大灰狼的掙扎、扭曲軌跡。他一出現,就是狼的狡黠、貪婪與冷硬。
他飾演的國產“絕命毒師”黃宗偉(張頌文 飾),從小化學就好,在電力公司上班,意外發(fā)展了一個副業(yè),做冰毒,這個“技術”改變了他的一生。
黃的父親出家,姑姑們削發(fā)為尼,全家族就剩他一個男丁在外打拼,自覺背負起了振興家族,光宗耀祖的“使命感”,所以當他的妻子生出三胞胎男孩時,他大言不慚地聯想到“軍政商”三個領域的成就,可見他心中的成功夢有多野有多狂。
基于這個底色,張頌文不斷在表演中增加脫離現實生活一點點的戲劇化細節(jié),就像暗夜里隱隱約約的歌劇腔唱段,聽著迷離又瘆人。
他迷信,逃命之前一定要帶著阿龍拜祖宗;大兒子難得開口喊爸爸,他也不回頭,不允許老婆哭。再不舍再錐心,也要恪守神秘的求生法則。
他囂張,不知道是不是從港片學來“六親不認”的動作,邊走邊打響指。喜歡毒販叫他教授(根本沒有正經讀過大學,短期進修化學系而已)、對三陪女說自己就是教化學的……
他瘋批,坐在江邊,一聲不響地將好不容易炮制的冰毒扔進江里,一江活魚第二天早上翻肚。
在一段宣傳花絮中,可以看出張頌文對每一場戲是非常認真、講究的。
他會問現場的專業(yè)指導,要不要佩戴手表,他判斷是不能戴的。
對于黃宗偉制毒這個技術,他也和導演達成共識,黃在制毒時是內心是喜悅的,自信的,外化到身體語言,就是流暢、優(yōu)雅的,拿著試管的時候就像小心呵護一朵嬌艷的鮮花。
因為黃宗偉能不用傳統(tǒng)原材料,就造出原創(chuàng)純度相當高的本土冰毒,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天賦、技能,是可以“上專利”的,也是他可以周旋于各個兇殘毒販之間的籌碼和底牌。
制毒那一瞬間,就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無需在眾人面前狂飆,他已然在獨處時盡情發(fā)飆了。
一個演員,依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能力和想象力為很可能薄薄幾頁紙的劇本賦予那么多細節(jié),沒有《狂飆》這部劇,張頌文一樣有機會冒頭。
02
張頌文是靠表演去除戲劇感,和他并排在“領銜主演”位置的姚安娜卻正好相反。
那個動圖沒有放大她的差演技,她演得確實僵硬,臺詞也說得抑揚頓挫,肢體和旁邊的同伴相比差了一大截。
連戲劇感都做不到位,更別提融入生活的自然和松弛了。
姚的人設很清晰,一個部隊轉業(yè)的內勤女警趙友男自告奮勇沖到緝毒第一線,然后開始了所謂的大女主路線。
姚安娜飾演的這個警察,看起來楞,設定卻是有些辦案的直覺和觸感。每一集片頭都會重復她的一句臺詞,“(黃宗偉)預判了我們的預判”。
但這觸感從哪來?部隊的耳濡目染,女性的本能?總之沒有任何交代。
辦案能力的伶俐,被她簡化為懟上級懟搭檔,缺乏鋪墊和包裝,與毒販接地氣又有信息量的語言風格形成鮮明。
自身能力來說,缺乏表演經驗,沒經過系統(tǒng)甚至套路化的科班培訓,放在任何作品都是突兀的存在;
父親是每年發(fā)表宇宙級金句的大企業(yè)家,也是軍人出身,家姐也是磅礴女性,想必耳濡目染下都會繼承不需要考慮任何人眼光的直球風格。
談天賦尚早,坐上直通車成為與張頌文齊名的女一號,就是不給時間和空間自我或者被動修剪,暴露給公眾被議論是必然的。
劇本設定中雖然讓她成為名義上的女主角,但從高群書的微博中能看出警察這條線是后來加的,倉促不說,主要的用意還是為了順利過審。
這個角色哪怕不是資本的選擇,也是半路添加的食材,乏味而正確。
03
有意思的是,這部劇里的其他女性角色,卻個個精彩。
就說阿美,鮮面館女招待,后追隨黃宗偉浪跡天涯。
不知道有沒有人認出來,她是參加過《創(chuàng)造101》的魏瑾 。
與無賴對罵,反抗老板咸豬手,欺騙警察做假口供,這是個脾氣爽利的女人,帶點江湖氣,一個眼神就認定黃是可以帶她看世界的男人。
她后續(xù)戲份還沒解鎖,但現有的表演準確,能接得住張頌文的對手戲,又因為時不時會說粵語,恍惚間傳遞出近似港片的風情,像帶熱氣的風拂過,帶勁。
也許是因為“壞”,反而比正面的女警察多了余味。
上面也說了,其實《獵冰》的毒販線是重頭戲,也跟以往同題材的國產劇不同——
沒有槍林彈雨大場面、幾乎讓觀眾情緒倒戈的兄弟情義,除了預算不支持,也是故事本身沒空間。
劇里的毒販只考慮最樸素的兩件事,錢和命。
毒販
阿龍不舍,黃宗偉都出面,逼阿龍動手。
阿龍崩潰了,抱住女友,像甩一塊肉一樣甩進江中,陳建昌還補上幾槍。
震撼之余,細想又覺得合理。
毒販積累了相當多,殘忍的求生秘訣;毒販的女人在這里根本沒有給空間表現刻板印象中的痛苦、掙扎,連反抗、回懟都沒有,一切都是麻木的。
《獵冰》里可能是近幾年展現毒販生活里,比較生動的一部了。
比如鏡頭毫不避諱毒販背對觀眾時的紅褲衩,代表毒販“樸素”的保命迷信,正對觀眾的大肚腩,松松垮垮的褲頭,完全不需要制造出刻意的“邋遢帥”、“邪氣美”……
再比如昌哥判斷利弊時的果斷,廢話少,下手狠,說翻臉就翻臉,黃宗偉證明了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馬上把之前的制毒師拖出去殺了……
除了張頌文有自帶的主角光環(huán),里面的毒販基本都是素人臉,有的有口音,有的顏值低,還有的光看畫面就覺得“臭臭的”。
窮劇組,低預算、明星少,劇本兩條線水位不齊……所有這一切都構成了現在《獵冰》的實感。
這既是它的特色,也當然會是它不被人喜歡的理由。
喜不喜歡,因人而異。
我最怕的是,當一種批評和贊美蜂擁而至,也就意味著只剩下同一種風格、套路和審美。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