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版《想見你》前,你需要了解的內容都在這里 -
時隔三年,高分劇集《想見你》的電影版,終于和觀眾見面了。
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三位主演再次回歸,電影官宣定檔之后,預售票房表現(xiàn)出驚人戰(zhàn)績,點映票房累積破1800萬。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好奇,影版是翻拍,還是延續(xù)呢?直到監(jiān)制林孝謙透露,“劇版的結束,是電影版的開始,但是電影版的結束就是這個故事的終篇?!?/p>
很顯然,影版《想見你》將是劇集故事的延續(xù),而且從目前透露的所有時間線和故事梗概來看,這一次是全新的時間線。
熟悉《想見你》這個故事的觀眾都知道,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其中涉及了各種時空穿越的概念,甚至在劇集播放過程中,有不少粉絲拿著小本子畫各種時間軸去做分析,將這部作品作出各種燒腦解讀。
網友繪制的劇集《想見你》思維導圖
主演柯佳嬿也坦言,電影的故事不僅僅涉及時空穿越,還有多重宇宙的概念。那么對于這樣高概念設定的作品,觀眾是否在看之前,該了解劇集的內容呢?我們企圖帶著這個問題,和沒有看過劇集的觀眾,一起走進影版《想見你》。
01.劇集彩蛋的延續(xù)
先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影版《想見你》對于沒有看過劇集的觀眾,會有一定門檻。但是,門檻不會太高。
電影通過107分鐘去解釋整個時空穿越的概念,并把其中的人物關系和劇情盡可能捋清楚。這個過程對于編劇創(chuàng)作而言,實則存在一定難度,畢竟之前在劇集里,整個設定用了2集,才完成解釋。
電影劇照
在了解《想見你》整個故事之前,先要清楚最重要的四個角色??录褘鞣诛椀年愴嵢绾忘S雨萱,以及許光漢分飾的李子維和王詮勝。
四個角色分別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年代,其中陳韻如和李子維在一個年代,黃雨萱和王詮勝則是另一個。故事中,角色通過一盤伍佰的專輯磁帶中一首《Last Dance》,就能實現(xiàn)穿越。
陳韻如和黃雨萱則是較為關鍵的角色,前者安靜,甚至一度自閉去跳樓(即,劇集中穿越解決的問題之一);黃雨萱則是一個大大咧咧,活潑的女生。兩人外形上也有著細微的不同,后者眼角下方有顆痣。
在劇集中,還涉及了一個簡單的設定,穿越的這首磁帶是特定的,同時并不是對方聽到這首歌就能穿越。
黃雨萱曾經有過一次穿越失敗的經歷,這呼應了片名,以及劇集中,黃雨萱和李子維的結婚戒指上刻著的話:只有你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相遇才有意義。
四個角色的時空,形成了“莫比烏斯環(huán)”。
這也是整個故事設定的關鍵,磁帶的原理,以及劇集里婚戒的形狀,都是如此。這也反映了莫比烏斯環(huán)的特點,首尾銜扣、因果循環(huán)。
在劇集大結局中,同樣有所體現(xiàn)。
黃雨萱讓施柏宇飾演的莫俊杰把磁帶燒掉,而當磁帶燒掉之后,所有的故事都發(fā)生了改變,也完成了所有角色的救贖。相應的角色也回到了自己該存在的時空,與此同時,黃雨萱記憶中的王詮勝開始消失,李子維對黃雨萱的記憶也慢慢消失。
編劇當時做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同樣呼應了莫比烏斯環(huán),更是為電影的開場作出了鋪墊——在正常時空中,6歲的黃雨萱就已經遇見了17歲的李子維,并預埋了羈絆。
其實,以上并沒有完全將劇集的所有設定說明白,但是對于觀影而言,這些概念能更快速地了解穿越邏輯、人物關系,以及情感羈絆,或許能更好地走入電影本身。
在影版剛開始,李子維在奶茶店遇到了黃雨萱,正是呼應了劇集最后彩蛋里最后,17歲的黃雨萱給28歲李子維過生日的時間線。
雖然影版《想見你》故事發(fā)生在全新的時間線,但從各種設定和劇情來看,故事延續(xù)了劇版結局的同時,又一次發(fā)生了穿越事件,也讓所有人物又一次出現(xiàn)在同一時空中。
只是影版簡單地用臺詞,對穿越進行了講解,盡可能地簡化設定。反而在人物情感關系方面,影版《想見你》做了更強的突出。
在劇集中,大多數人都獲得圓滿的結局,唯有王詮勝的故事被留在了海邊。從影版的預告中,有人叫住了想跳海的王詮勝,或許也能為他的故事,圓上不錯的后續(xù)。對于電影故事而言,這或許也是關鍵之一。
對于人物關系,以及穿越設定較為了解的劇粉而言,影版《想見你》是很好的劇集延續(xù);對于從未看過劇的觀眾而言,雖然能當作一部獨立的作品,但那些簡化的設定和人物關系,讓這群人在觀影過程中,難免會跟不上節(jié)奏,不斷好奇這些情節(jié)發(fā)生的緣由。
或許,正如主創(chuàng)所說的,影版《想見你》是送給劇迷們的禮物。
02.影版創(chuàng)作的訣竅
從劇集到電影,兩種不同媒介的跨度,是否該讓觀眾了解前景呢?
《想見你》這種從劇集到電影的創(chuàng)作,只是純粹的劇情延續(xù),必然是共享一個完整的世界觀。這和此前《武林外傳》的電影創(chuàng)作是概念相似的。
如何讓觀眾了解世界觀,其實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關鍵。
即便是劇集粉絲,在許久沒有看過作品之下,對于設定也會存有一定模糊的情況。但《想見你》不同于《武林外傳》這種劇情片,它自帶的穿越設定,和平行時空的高概念,就非同一般。
一位從事項目策劃的小蔣談到,她曾經做過一個劇集的番外電影,因為不是主線人物的故事,總體創(chuàng)作上比較輕松,但依舊要考慮和劇集故事里的人設不變,同時也要放進去一些劇粉能懂的彩蛋,只是這種彩蛋不能喧賓奪主,更多是要考慮全部觀眾。
在看過影版《想見你》點映之后,她感嘆這個項目電影化的不容易,“我個人能猜到,團隊前期的策劃會中,肯定對目標觀眾有過討論,到底是要為劇粉服務,還是更廣泛的觀眾。但是如果是后者,那編劇要把《想見你》的設定說清楚,其實并不容易,而且劇集本身來看,情感才是核心?!?/p>
從目前首波觀影反饋來看,多數還是劇集的粉絲,而且從前期的各種宣傳方向來看,“情懷”顯然是影版《想見你》的主打方向。
作為劇粉,小蔣雖然對故事并不滿意,“但是看到這個結局,好像覺得滿足了?!碑斎?,遺憾同樣存在,因為影版《想見你》是2007年之后的故事,“鳳南小隊”也沒有真正意義的合體。
不能否認的是,劇集和電影是兩個獨立的媒介載體,若過于拋開非劇集觀眾,那對于電影本身而言,就是純粹的粉絲電影,直接把門檻放在了明面上。
小寒是之前沒有看過劇的觀眾,也跟著朋友慕名看了影版《想見你》,他最大的感覺就是自己完全被電影的劇情帶著跑,“之前大概知道有穿越,但是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事情,全然不知道,屬于電影指哪打哪?!庇^影結束的第一時間,他就馬上向看過劇的朋友拋出各種問題。
這種形式的創(chuàng)作其實對于中國電影市場相對少見,但在日韓影視市場中,時常出現(xiàn)在劇集爆火之后,推出后續(xù)大電影的情況,譬如《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孤獨的美食家》等熱門日劇均是如此。
只是這些影版作品雖說是延續(xù)了劇集內容,但獨立內容存在,并不會對劇集故事產生影響,且本身仍在同一個世界觀里,相對非劇集的粉絲而言,相對會友善不少。
市場決定產出,站在文化消費的角度來看,這種電影的創(chuàng)作,有助于延長IP的壽命,可以說,這是影視工業(yè)化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是對于電影這單一媒介而言,不應該只是純粹的情懷販賣,而需要更高質量的內容。
對于這種電影版的IP,我們更希望當非劇集粉絲問出,“沒看過劇集是否能看懂電影”的時候。
這個答案是,“能”。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