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暴亡的N種方式 -
當空降成為劇集播出的常態(tài),越來越多觀眾開始關注小道消息,以便早日知曉視頻網站的劇集排播情況。就比如這兩天引發(fā)熱議的——“耽改劇生生世世不得播出”。
但小道消息也做不得準,畢竟計劃不如變化快,最終播出的空降劇往往都出其不意。就像原本《無憂渡》傳聞會在暑期末空降,可最終播出的卻是《云之羽》。
如若消息是真,那《無憂渡》的撤檔必然是受到宋祖兒的影響。雖然現(xiàn)在宋祖兒是否偷稅漏稅還沒有官方定論,但她的作品想要播出,也必須得等一個官方說法。網上已經傳出了疑似《無憂渡》工作人員訴苦5年磨一劍、卻落得個0成果產出的下場。
眼下劇集排播的混亂,可謂達到了峰值。《無憂渡》絕非偶然個例。前段時間上星劇《以愛為營》都要臨門一腳了,被爆出制片人貪污的消息。劇集后續(xù)能不能播,也是傳得撲朔迷離。
如今,一個影視項目能夠順利播完,就跟中彩票似的。臨播出前,可能會突然出事。即便已經上線,同樣也難保出事。臨時斷更、下架,群眾都不以為怪了,都是“介質問題”嘛。一部劇能順順當當播完,甚至隔了三五年竟然還能看,已經值得主創(chuàng)和粉絲暗自慶幸了。
影視項目風險高,本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以前影視行業(yè)的風險還有一定規(guī)律可言,還能摸著門路做一些風控?,F(xiàn)在的項目狀況百出,似乎已完全沒有可控性而言了。別說影視圈一個個都求神拜佛的,除了玄學,還能信啥呢?
2018年之前,藝人連累作品還是小概率事件。最知名的例子是涉毒的法制咖柯震東,導致電影《捉妖記》換角重拍,損失上億。
2018年之后,藝人連累作品陡然成為高發(fā)事件。導火索就是2018年震驚圈內外的范冰冰陰陽合同事件,范冰冰被追罰金額高達8.8億。
群眾第一次對明星逃的天價稅有了數(shù)不清零的認知,同時也第一次知曉偷稅漏稅連人帶項目都是會被封殺的。在此之前,最知名的偷逃稅藝人劉曉慶,在2000年被罰2000萬并入獄一年多,之后照舊復出拍戲還債,現(xiàn)在還是活躍于熒幕前的“劉少女”。
范冰冰事件后,娛樂圈人人自危,引發(fā)了避稅天堂新疆霍爾果斯的公司注銷潮。一輪稅務自查自糾與補稅潮之后,娛樂圈的稅務比以前正規(guī)多了。但每隔個一兩年,總會爆出個別明星的稅務問題,并引發(fā)一群明星的自保動作。
比如2021年,鄭爽在代孕事件中,被前男友張恒爆出拍攝《新倩女幽魂》(該劇也成為另一位主演侯明昊多部播不出來的作品之一)時偷稅漏稅,并且因77天收獲1.6億片酬再次刷新了群眾對天價片酬的認知,讓“日薪208萬”一梗走紅至今。如今內娛明星的代名詞,直接成了“208w”。
鄭爽被罰2.99億后,娛樂圈再次興起明星工作室注銷潮,#75位一線藝人注銷200多家公司#還登上了微博熱搜。2022年,相繼爆出鄧倫、袁冰妍偷稅漏稅事件。不出意外的話,本次宋祖兒事件又將引發(fā)一輪注銷潮。
偷稅漏稅重罰的風口浪尖,仍然總有人鋌而走險,因為娛樂圈可操作的財務灰色地帶實在太多了。一個項目的財務名目繁雜且沒有統(tǒng)一標準,為逃稅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空間。這也是為什么以前外行資本熱衷于進入娛樂圈,因為可以幫助很多沒來由的錢變成“合理”花銷,最終變成自己的合理收入。
2018年娛樂圈稅務地震之后,圈內影視公司的財務部門基本都經歷了“換血”,走上了正規(guī)道路。但明星自己工作室的財務正規(guī)與否,還要看明星本人的意愿與認知。如果將財務全權交給家人打理,更是埋下了隱患。由宋祖兒前公司喜天的聲明來看,宋祖兒被爆的偷稅漏稅問題,正是發(fā)生在宋祖兒財務從公司移交給家人的時段。
看來,家庭作坊的不專業(yè)性,不僅會影響到藝人的星路前途,還會讓藝人擔上法律風險??珊芏嗨嚾耸冀K不明白“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這個道理,畢竟在娛樂圈也能看到不少“不專業(yè)的人也把事干成了”的“成功案例”。
除偷稅漏稅事件高發(fā)以外,現(xiàn)在藝人不當言論同樣也有“封殺”危機。春夏、周峻緯都因為不當言論被微博禁言,隨后他們的待播劇都沒能如約播出。
加之,現(xiàn)在飯圈雖然被“清朗行動”整頓了,但戾氣依然很重,一言不合就舉報的風氣盛行。尤其是被封殺藝人的粉絲,恨不得拉上整個圈子共沉淪。即使不是違法之事,藝人們一個行差踏錯也難免私德有虧,都可能倒逼劇方迫于輿論壓力無法上劇。配角還能刪戲補救,若是主角就很難救回來了,畢竟不是每個項目都有錢換臉補拍。
曾經大量外行資本涌入娛樂圈,產出了很多積壓項目。這些項目擱置流產,大多是因為上游資本出現(xiàn)財務造假之類的問題,被查了或者高層出事了之后,項目無人接盤。一言蔽之,當時娛樂圈的煩惱是有錢的煩惱。但現(xiàn)在的煩惱,則是沒錢的煩惱。
近期,張翰、林允開機一個月的古裝劇《鯤鵬與蝴蝶》突然停拍,傳聞是制片人出了問題,劇組的資金鏈斷裂。硬糖君查了該項目的出品公司福建昕影影業(yè),從2016年起參投過幾部完全不知名的影片。公司背后兩位大股東,一個叫楊剛涉及紙業(yè),一個叫陳文清主營業(yè)務是教培行業(yè)??磥恚@種外行投資影視行業(yè)的資本如今也還是有,只是以前他們的項目還通常是拍完出問題,很少像現(xiàn)在剛開拍就出問題。
如果說《鯤鵬與蝴蝶》還是外行資本背鍋,那《以愛為營》就是內行也靠不住了。由白鹿王鶴棣主演、晉江知名言情IP《錯撩》改編的《以愛為營》,出品公司東陽烈火,剛在暑期檔播了一部招商、播出效果都很好的古裝劇《長風渡》?!兑詯蹫闋I》前陣子卻被爆出制片人貪污、拖欠劇組工作人員工資,放在貴圈都算匪夷所思的了。
硬糖君就此事采訪了身邊從業(yè)人員小A,她認為這件事應該不是簡單的貪污。一般來說,制片人即使貪污,也不會存在壓著劇組工資不結的情況。制片人貪污通常是通過其他方式,比如在財務方面作假或者吃其他部門、供應商的回扣。
總而言之,影視行業(yè)的資金狀況的確還沒有好轉,今年不是第一次傳出項目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今年3月,一批S+項目突然傳出停拍、延期的消息,橫店開機項目數(shù)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半。當時,正值硅谷銀行宣布破產,江湖中流傳著中國富豪賬戶被坑的傳聞。雖然很多資本大佬,比如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出來辟謠。
但市面上很多項目確有預算縮緊的趨勢,很多一線演員都因此很久沒進組了。比如傳聞龔俊的《會飛的大象》、陳曉的《匹夫有澤》都停止了,兩人當時都有4個月沒進組,直到5月兩人才分別進組了新項目《風過留痕》《小日子》。
不過,3月這批停拍項目里,也有延期后已經開拍的。比如劉亦菲的《玫瑰故事》,劉亦菲接這部戲之前有一年半沒進組。換做別人可能早撤了,只能說劉亦菲是愿為好本子犧牲時間成本的類型。
去年粉絲們還熱衷統(tǒng)計演員沒進組的“空窗期”表格,今年發(fā)現(xiàn)沒進組已經成為娛樂圈的常態(tài),彼此嘲笑都顯得意興闌珊了。
就連曾經無縫進組的95花趙露思,都有近半年沒進組了。而且很多一線小生、小花不僅很長時間沒戲拍,連手上的存貨都沒兩部了。肖戰(zhàn)除了正在拍的徐克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已經沒有任何待播作品;王一博除了積壓電影《維和防暴隊》與剛拍的劇集《金色征途》,也沒有其他作品了。
總體來說,雖然排播狀況層出不窮,但行業(yè)播劇的數(shù)量遠遠超過了拍攝的數(shù)量,播劇的速度超過了拍劇的速度。現(xiàn)在行業(yè)上游資金緊張的狀況,一目了然。
行業(yè)缺錢也就罷了,雪上加霜的是輿論環(huán)境變化太快,增加了很多劇集播出的風險。
比如前兩年圈內熱衷翻拍日本IP的時候,哪能料到現(xiàn)在因核污水事件,群眾對日本元素人人喊打的局面。古裝劇更是人人自危,要自查自糾服化道的“倭風”問題。
現(xiàn)在的輿論環(huán)境頗有點草木皆兵的感覺。很多片方也拿捏不準,輿論的影響到底已經到何種程度。對于一些官方并未通報,但有網友對其言行進行舉報的藝人、主創(chuàng),劇方也不知如何處理是好。
比如,去年某熱播劇女二被人舉報言論“精日”,她在劇宣中被除名,但戲份并沒有被完全刪除,也沒有引發(fā)更大的輿論危機??珊罄m(xù)劇集想如法炮制時,卻似乎行不通了。
一個影視項目,從籌備到開機、再到播出,最快的周期也至少半年。誰能料到半年后,又會出現(xiàn)什么新的輿論危機。對影視圈來說,以前“空降”播出是迫不得已,現(xiàn)在“空降”則是一種自我保護,避免前期被過度關注,引發(fā)無法控制的輿論危機。
就比如,押寶95花王楚然的劇方怎么也想不到,暑期檔播出的《我的人間煙火》,明明是王楚然的必爆局,結果卻飛升失敗還搭上了口碑。很多原本想蹭熱度的待播劇,又因為輿論風向要壓一壓排播日程了。
當然,也有人趕上輿論熱點,變成天選之子。比如暑期檔票房冠軍《孤注一擲》。一位業(yè)內人士透露,去年壞猴子拿著《孤注一擲》份額跟很多資方去談,卻很少人感興趣。但誰知道,臨近電影上映的前兩個月,緬北詐騙事件突然在短視頻上走紅,電影借著這股東風,營銷數(shù)據扶搖而上,最終助力電影賣到了36億票房。
每一個項目都有自己的命,誰也復制不了誰。但總歸來說,影視項目趕早不趕晚,誰也保證不了下一個輿論環(huán)境,對自己是利還是弊。這可能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抬劇”速度如此之快,想必劇方和平臺自然是都明白“夜長夢多”的道理。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